部门解读丨《山东省盐碱地生态渔业发展规划(2022-2030年)》
时间:2022-12-29 21:39:48 作者:佚名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近日,我省印发《山东省盐碱地生态渔业发展规划(2022-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我省科学利用盐碱地资源,提高渔农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政策指导,这是目前全国首个省级盐碱地生态渔业发展规划。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理念,以盐碱地生态治理和拓展渔业发展空间为目标,满足人民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渔业力量。
《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树立大食物观,按照生态优先、有序发展,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科技驱动、创新发展,示范引领、协同推进的原则,至2030年,以渔降盐、以渔治碱成效明显发挥,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渔业资源环境明显改善,全链条发展跃上新台阶,渔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
《规划》根据养殖水质类型不同、区位特点不同,将全省宜渔盐碱地划分为轻、中度和重度两个产业区进行生态渔业利用,指导落实相应的工作重点。
《规划》安排了五方面重点任务,一是推进耐盐碱种质创新,至2030年,新增省级原良种场15家以上,苗种繁育能力1000亿单位左右,选育耐盐碱新品种4个以上;二是推进池塘养殖标准化,至2030年,盐碱地池塘标准化、设施化程度显著提高,亩生产能力提高20%;三是推进工厂化养殖提升,至2030年,培育规模化、环保型的标准化养殖基地100个;四是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水产养殖投入品监管,开展水产苗种和产地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主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五是培育渔业全产业链,加快发展渔业全产业链提升工程。
《规划》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扶持政策、强化科技支撑、完善生态保护、广泛宣传引导等保障措施,确保《规划》有效推动并贯彻落实。
《规划》对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通过坚持绿色发展、从严管控生态、强化约束性指标落实、加强项目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等措施实施环境保护。《规划》符合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规划》的实施有利于盐碱地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zwgk/ghjh/202212/t20221227_420162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文章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开展学习研讨
- 2025年第二期文化市场执法以案施训培训班在平潭开班
- 全省城市供热工作会议在邢台召开
-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专题推进会推动与哈萨克斯坦文旅合作加速落地
- 王毅同意大利副总理兼外长塔亚尼会谈
- 海南“双节”26场赛事点燃消费热情 体育+文旅绘就自贸港假日新图景
- 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
- 国庆中秋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会议召开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与省科技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境外网络达人甘肃丝绸之路宣传拍摄活动启动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召开民主监督性提案面复会
-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马洪海调研指导上青石村驻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