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重点建设好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
时间:2020-09-27 14:47:59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政府网
“现代医疗发展到今天,人们的观念一直在变化。现在健身被视为医护的一部分,甚至被称为‘良药’。有数据显示,在运动健身中多投入1元钱,就可以在医疗中减少7至8元支出。”李克强总理在9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新冠疫情的发生更让我们认识到,健身不仅可以满足个人身体健康的需求,也是应对公共卫生挑战的重要保障之一。”
当天会议确定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措施,促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李克强指出,顺应群众需求,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既能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利于撬动健康产业发展和消费扩大。
健身不便捷是人民群众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
李克强指出,中国城镇化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高。这其中就包括体育健身和体育消费等。
一份体育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我国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今年1-5月,体育零售销售同比增长152%,健身器械、跑步机等居家运动器械增幅明显,分别同比增长280.6%、179%。
“疫情期间,许多人宅在家里,可能觉得不健身就等于消耗健康,所以体育消费出现了快速增长。”总理说,“不过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随着人们健身需求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体育场地短缺等问题越来越凸显。”
“健身不便捷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即便在一些大城市,经常也能看到有人在马路边跑步。有些人可能是出于习惯,但也有些人可能是没有其他选择。因为身边没有方便可达的健身场所。”总理说。
李克强要求,要重点建设好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不断适应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健身需求。
当天会议决定,各地要制定公布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用地、建筑目录,盘活空闲地、边角地等资源,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面向公众开放的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球场等。简化健身设施建设审批,新建居住小区要按规定配建健身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建设和交付;既有小区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建设健身设施。
要加强政策协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
李克强指出,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要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稳步推进。
“我到地方考察调研时发现,有些改造后的社区在楼边上挂一个篮球框,就形成一片健身场地。”总理说,“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并不是一下子就追求‘大而全’,而是要灵活多样,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健身需求。”
李克强强调,要加强政策协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通过调动各方积极性,把群众可及又方便的健身场地建设好、利用好。
当天会议决定,各地可在符合相关规划前提下,以租赁方式向社会力量供地,健身设施建成开放达到约定条件和年限后可协议出让。充分挖潜利用城市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推动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培育社会体育指导专业人才。推进“互联网+健身”,丰富线上线下结合的全民体育活动,支持线上运动平台发展,带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居家健身和网络赛事活动,拉动相关消费。
相关文章
- 全省城市供热工作会议在邢台召开
-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专题推进会推动与哈萨克斯坦文旅合作加速落地
- 王毅同意大利副总理兼外长塔亚尼会谈
- 海南“双节”26场赛事点燃消费热情 体育+文旅绘就自贸港假日新图景
- 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
- 国庆中秋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会议召开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与省科技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境外网络达人甘肃丝绸之路宣传拍摄活动启动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召开民主监督性提案面复会
-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马洪海调研指导上青石村驻村工作
-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 -----“中国松花砚之都”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