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打造模式

产教融合助推民族乐器产业振兴 兰考“音乐小镇”产品远销40余国

时间:2025-07-29 10:11:30 作者: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讯 近日,郑州工商学院兰考学院师生深入“中国民族乐器之乡”兰考县,探访当地如何依托焦裕禄精神和泡桐资源,打造音乐小镇产业链,实现了从防风固沙到富民强县的转变。目前,兰考乐器已占据全国古筝、琵琶、阮等民族乐器30%的市场份额,产品远销40余个国家和地区。

  图为活动现场。何青 摄

  精神传承:焦桐树下的产业蝶变

  “焦书记栽下的不仅是树,更是兰考人的命根子。”韵音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凯向师生们介绍,1963年,第一棵泡桐在盐碱地扎根,如今已成为支撑兰考民乐产业的重要资源。

  在生产车间,老匠人的刻刀在桐木面板上精心雕刻千年纹样。郭凯表示:“我们坚持‘三分科技、七分手艺’,既要让焦桐发出时代强音,更要守住民族乐器的文化基因。”

  图为师生参观乐器生产车间。何青 摄

  科技赋能:传统工艺与现代制造融合

  在中国民族乐器博览中心,数字化展厅内青铜编钟与焦桐古琴跨越时空对话。该校师生认真观察辨识战国编钟的错金纹饰,聆听古筝面板的共振频率,亲身感受中华礼乐文明的脉动。

  据了解,该校坚持“知行合一”的培养理念,构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校外产业实践基地”双循环体系,与韵音乐器共建“焦桐工匠坊”,让学生在老匠人的指导下学习传统技艺,在电商直播间操盘民乐“出海”实战,培育既通晓传统斫琴工艺、又能驾驭智能制造的“两栖人才”。

  图为学生现场体验古筝。何青 摄

  产教融合:培育新时代民乐工匠

  作为兰考唯一本科院校,郑州工商学院兰考学院将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据悉,该校正积极探索“产业学院+特色小镇”育人模式,把课堂设在生产线,论文写在大地上,目前已累计向产业输送300余名“懂技术、会管理、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文化共鸣:奏响乡村振兴强音

  当师生们在音乐小镇奏响《焦桐花开》,古筝清越与泡桐沙沙声在春风里和鸣。这座曾以“风沙、内涝、盐碱”闻名的县城,如今正以“中国民族乐器之乡”的新名片走向世界。

  从治沙焦桐到富民产业,从黄河涛声到世界回响,在这片黄河古道的热土上,一场关于产业振兴与文化传承的“双向奔赴”,正谱写着新时代的华彩乐章。(何青)

分享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色小镇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特色小镇在线网 zx.tsxzx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