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 农业加速
时间:2024-08-13 01:27:51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种地不用土、下地不脏鞋,近年来,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田洼智慧农业产业园,一批新技术新设备在提高生产效率,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的同时,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产业园现代化大棚内温度一旦超过28℃,系统就会发出指令,内部遮阳帘自动开启,使温度降至23℃以下,自动化水肥控制系统也开始了精准滴灌。产业园生产场长马金明说:“自从有了智能化控制系统,大棚每天的灌溉量为1升左右,不仅能够避免大水漫灌的浪费,还可以大幅减少人工成本。”
温度控制、水肥监管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智能农业的生产革命。在田洼智慧农业产业园,农作物在“温、光、水、气、肥”合适的环境中健康生长,不用再担心人工调控的不精准、不及时。同时,当地农民也积极转变角色,成了产业工人。在园区务工的当地村民苗诗富说:“有了智能系统,现在我1个人就能管5亩地,高效轻松,全年收入5万多元,日子越过越好。”
大数据、“智慧+”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更是品质、产量的再升级。如今,在60多项“5G+农业”新技术的加持下,园区蔬菜年亩产量达4万公斤,是传统种植方式的10倍,且稳定达到国家绿A级生产标准。同时,信息系统可一屏尽览各种蔬果的市场行情、区域价格走势等,从而反向指导农业生产。对此,产业园销售人员董涛表示:“大数据平台能及时向我们反馈哪一类品种销售情况较好,哪一类种植方法需要改进,从而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
据了解,近年来,宿迁市将智慧农业作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稳步推进物联网、大数据、无人机等新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积极服务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8个、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个、乡镇示范点100多个,涉及稻麦、蔬果、畜禽、水产等17个产业,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200余项。
原文链接:http://nynct.jiangsu.gov.cn/art/2024/8/8/art_13464_113190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光伏农业催生“美丽经济”
下一篇:美丽吴江书写“江村故事”
相关文章
- 全省城市供热工作会议在邢台召开
-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专题推进会推动与哈萨克斯坦文旅合作加速落地
- 王毅同意大利副总理兼外长塔亚尼会谈
- 海南“双节”26场赛事点燃消费热情 体育+文旅绘就自贸港假日新图景
- 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
- 国庆中秋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会议召开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与省科技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境外网络达人甘肃丝绸之路宣传拍摄活动启动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召开民主监督性提案面复会
-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马洪海调研指导上青石村驻村工作
-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 -----“中国松花砚之都”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培训